中国人淘金的历史很悠久,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,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。淘金者从江河、湖泊、池塘里打捞泥沙,用特殊的工具将泥沙淘洗,便可得到天然的金砂。
淘金热是一款冒险游戏,淘金史就像是一出悲喜交加的戏剧,有人一夜暴富,过上了奢侈的生活,有人却失去家庭,走上了一条不归路。
黄金的冶炼和生产始于商代,在汉代极为盛行。汉代皇帝经常用数百甚至数千公斤的黄金奖励臣民。《史记》记载:“文帝即位,任伯为右相,赏赐黄金五千公斤,封邑万户。”
汉文帝即位后,赏赐周勃黄金五千斤,封邑一万户,以表彰他拥立汉文帝的功绩。
有学者认为,汉代的“金”可能就是红铜。
更尴尬的是,《汉书》记载了同一位皇帝奖赏大臣,这次果然提到了“金”字——“孝文帝赏赐姜侯,增其封地至万户,赐黄金五千斤”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黄金生产陷入低迷,唐代时又重新繁荣起来,唐以后,朝廷时而严禁,时而放禁,再也没有出现过汉唐时期的繁荣局面。
用黄金制作装饰品最早出现在商代。河南郑州、辉县、安阳等地都曾出土过商代的金耳环、金条、金箔、金叶等金饰。这表明,早在3500多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提炼和加工黄金的方法。
北魏时,汉中地区已形成以采金为业的村落。《魏书》记载:“汉中采金者千余人,常于汉水沙中采金,岁终有盈。”
《韩非子》记载:“荆南之地,澧水产金,盗采之人甚多。禁采金,捉之,市上十字架。人多,水已堵,而人犹盗采金……”澧水产金,澧水即是今天的金沙江。
丽水地处古荆国,自古盛产金砂。春秋战国时期,民间严禁淘金,盗金者会被处以斩首、分尸等酷刑。但许多人为了活命,不得不铤而走险。
宋代,因有许多人常年聚集到丽水淘金,故改名为金沙江。
淘金者大多是穷人,其中不乏妇女,而享受黄金首饰的则是王公贵族。
唐代诗人刘禹锡有“日照澄洲江,雾气渐散,江中淘金妇人多,美人珠玑,王侯印玺,皆从沙浪而来”的诗句。
古代淘金,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淘金方法,即洗矿、淘洗、风选,过程极其艰辛。诗人也写道:“莫说诽谤深如浪,莫说变迁重如沙。淘金虽难,风吹沙去,终有金。”
事情都不是绝对的,有人以为采金极其容易,养鹅、养鸭就能得到黄金。
《灵表奇事录》记载:“抚州、滨州、埕州、抚县,以及武陵山区的河流,均产金。当地居民常养鹅、鸭,收集鹅、鸭粪,淘金,日可得一两或半两。有的人家整天也淘不到一颗金子,但到了晚上,金子却亮晶晶的……”
武陵地区有些河流盛产金砂。广东新罗县有一处金子池,居民饲养多只鹅鸭,鹅鸭为了消化食物,将金砂吞下。人们把鹅鸭的粪便收集起来,洗净,便可得到黄金,每天可收一两半黄金。这里的金砂与其他地方的金砂不同,晚上能发出美丽的光芒。
标题:探秘中国淘金史:从新石器时代到汉朝,黄金的兴衰与传奇
链接:https://www.373wan.com/news/xydt/8850.html
版权:文章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