昼夜更替,星辰流动
在大唐的辉煌历史中
流淌着多少传奇
到底还有多少隐藏的暗流?
挖出深埋在土壤中的“官场”
洗去埋藏在尘埃中的“历史”
本期我们继续追踪考古队的足迹
探索大明宫废墟下隐藏的秘密
自从《绝密档案》里
窥探“含元堂”往事
三叔更是沉迷其中
不知不觉
新的“重要线索”逐渐浮出水面
……
考古笔记·5(上章)
2021 年 2 月 24 日
天气:小雨(周三)
前人的“绝密档案”对于我们接下来的考古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。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明宫遗址,我在数据库里呆了好几天……
翻阅手稿,一个神秘的图形符号引起了我的注意。 仔细一看,它的形状和质感很像史书上记载的鱼符。 看背面,刻有“同军州左领军卫”字样。 由此,我们终于确认了它的身份。 这鱼符应该是几千年前侍卫进出宫殿时所用的。 看着这鱼符,感觉就像踏进了时空隧道,来到了盛唐第一道门——丹凤门。
关于丹凤宗,文稿中有着详细的记载……
20世纪50年代末期,当时的考古勘探结果表明,丹凤门有3个门洞。 但这个结果与一些历史数据并不一致。 因此,对于丹凤派是三门还是五门,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。 然而,由于环境和技术问题,丹凤门遗址的考古工作一再被搁置……
直到2005年,为实施大明宫含元殿御道保护工程,需要对占据丹凤门遗址的房屋及周边临时建筑进行搬迁拆除,遗址发掘工作再次提上日程。议程。 关于丹凤遗址的神秘真相也随着这次考古活动而浮出水面……
按照野外考古的工作程序,考古人员首先对城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勘察,并利用前人流传下来的“洛阳铲”进行了手工考古钻探:
第一层是表土层,是现代的活动表层;
第二层为现代扰动土层,含有矿渣、沙子和砖块;
第三层是唐代以后的堆积层。 尤其是在这层土层中,门洞的东西两侧,还存有少量的唐代砖瓦和唐代以后的文物。 考古队推断,这可能与唐代以后在城门遗址挖掘砖石等活动有关;
第四层,即门址废弃时的堆积层,最终显露了唐代文化的历史遗存,而门洞被烧毁、倒塌形成的堆积物中,蕴藏着大量的文物。 经考古学家整理分类,文物主要有两类:
---建筑材料及文物---
长方形砖、方砖、板砖、筒砖、瓷砖、猫头鹰尾巴,以及钉子、石捣锤等;
--- 日用器皿及文物 ---
碗、罐、盖、杯子、枕头、瓮、夹子等;
第五层是一层红烧土灰,里面混有大量的木炭灰。 该层极有可能是晚唐门楼被烧毁时的活动面。
随着发掘的再次深入,考古前辈们逐渐兴奋起来。 他们在唐初修建门址时发现了夯土层。 表层约2厘米厚,被烧红。 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烧结而成的蓝灰色硬质表面。 基本可以断定该土层就是丹凤门遗址所在的土层。 千年丹凤遗址此刻就在眼前!
考古发掘工作正在逐日进行,之前探查过的三个门道正在逐渐被挖掘和显露出来。 但这与宋代陆大方《长安图》中所描述的:丹凤门有五个门道不符。 这真的只是他的一个错误吗?
宋代吕大方《长安图》
直到2006年1月29日,考古人员在将“东墩”上部北端的一个大型“毁灭坑”清理挖掘至“底部”时,发现了一小块红烧土。 经过考古队仔细确认,这就是第四个门道! 随着这一突破性的考古发现,丹凤门考古发掘的面积也得到了扩大。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细致的探索、比较、分析、解剖,丹凤门的五个门道终于被揭晓。 让他的真面目暴露在世人面前。
丹凤门还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:丹凤门所有门洞现存地面均为红色,表面仍部分保留有密集的硬化夯孔,但未发现普通门洞表面常见的车辙和铺路砖。 活的铺路石的痕迹。 另外,地面上还覆盖着一层红黑色的灰烬堆积物,考古队基本可以确认当时门口确实有“木地板”!
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整个门基东西长84.5米,南北宽33米,保存高度为2米。 门方位为北偏东1°20″,实际上与含元殿的中轴线方向相同。 如此奇妙精密的计算和宏伟豪华的结构,让人惊叹于盛唐皇室强大的国力和古人先进的技艺和智慧。
“丹凤造型学术之争”在考古前辈的努力下已经尘埃落定。 那么,就让我们继续解开大明宫遗址的更多谜团……
埋在尘土中
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过去?
历史书上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
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?
锁定“考古笔记”系列文章
深埋地下的巨大谜团
听听他们对你说的话......
下次我们一起去看看吧
这份绝密文件会向我们透露什么样的信息?
《唐宫疑案》
敬请期待吧~
往期回顾:
标题:考古笔记 昼夜,星河流转大唐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风云传奇
链接:https://www.373wan.com/news/xydt/3238.html
版权:文章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