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历史上,许多异域文化习俗随着丝绸之路沿线的贸易活动传入中国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外来习俗逐渐融入中国文化,成为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。 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传统节日——元宵节,其实就是起源于波斯的传统新年。
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,元宵节是吃汤圆的日子。
如今,很多人习惯了端午节吃粽子、中秋节吃月饼,自然也把元宵视为元宵节的传统食品。 然而,直到宋代,“元宵”这一食品才出现。 当时宋代人们称其为“福元子”或“汤圆”。
明朝宫廷庆祝元宵节的场景
隋唐前期,元宵节的主要娱乐活动是看灯。 隋炀帝曾在正月十五举行元宵节,向各国使节炫耀。 他向来喜欢吸引外国使节来炫耀,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当时亚洲内陆的国际节日。 对于当时的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这样的事件无疑是罕见的。
唐睿宗年间,胡僧婆托受命主持“燃灯”,竖起一座60米高的大灯轮。 此次赏灯活动持续三天三夜。 为了让市民玩得开心、玩得尽兴,长安市还将取消元宵节期间的每日宵禁秩序。 最终,胡和尚主持的观灯活动定型为唐玄宗时期正月十四至十六的元宵节。 这也是今天元宵节元宵节的由来。
隋唐时期,元宵节就像外国的狂欢节。
唐代元宵节所使用的灯轮实际上是从西域进口的产品。 唐代诗人张说在《踏词》诗中写下这样的诗句:西域万灯齐聚,东华万座金塔绽放。
由于“燃灯”原本是佛教用语,因此很多人将元宵节解读为佛教法会的演变。 事实上,“燃灯”也用来指琐罗亚斯德教信徒用灯代替火。 它的本义是琐罗亚斯德教追求光明的宗教活动。
琐罗亚斯德教烧灯笼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
来自中亚的琐罗亚斯德教徒习惯于点燃明火作为祈求光明的方式。 当琐罗亚斯德教东传到中国时,人们用灯或其他光源代替火焰。 位于河西走廊沿线的前梁地区,有元朝信徒以镜为光,不以明火照明的记载。 敦煌五朝文献记载:人们沿路祈福,在庙里点灯。
琐罗亚斯德教寺庙中仍在燃烧的圣火
顾名思义,“佐罗神庙”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庙。 受“腰寺元宵节”的影响,敦煌养成了每年元宵节燃灯庆祝的习俗。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。 当时敦煌人仍有元宵节在火庙点灯的记录。 可见,元宵节观灯活动部分源于中亚粟特人的宗教活动。 唐代人们之所以用佛教术语“燃灯”来指代这一事件,很可能是受到东迁后粟特人以佛教文化包装自己的影响。
隋唐时期粟特墓葬壁画
敦煌火神庙
粟特人还使用灯来娱乐。 莫高窟第220窟的壁画描绘了长安夜宴上的各种粟特进口产品。 图中,粟特舞者在灯轮的灯光下为客人表演胡腾舞。 唐代诗人经常描写这样的场景。 如李端《胡腾儿》诗中有句:“醉却东斜西,灯前靴无力”。 王建的《宫词》中也有“内宴初秋二更将至,宫前灯火通明”的诗句。 可见,赏灯的习俗在唐代都长安十分盛行。
粟特人还用灯作为舞蹈等娱乐活动的辅助设施。
近年来出土的一些粟特墓葬中,如长安安嘎墓、太原于洪墓等,宴会、舞蹈场景中也出现了灯的身影。 我们已经知道,胡腾、胡旋、折枝等舞蹈都是粟特人带来的异域舞蹈。 灯轮作为提供舞台照明的必备物品,已逐渐从达官贵人的专属走向普通百姓。 居家,已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时尚。
莫高窟第220窟音乐、舞蹈、灯轮结合肖像
说到这里,有人不禁要问:把赏灯习俗传入中国的粟特人,是如何在中亚的家乡看灯的呢?
在波斯传统文化的新年,即诺鲁孜节,也有看灯笼的习俗。 诺鲁孜节据说是琐罗亚斯德教创始人阿胡拉·马自达指定的节日。 它仍然是波斯文化圈和受其影响的突厥语民族中最重要的节日。
琐罗亚斯德,琐罗亚斯德教的传奇创始人
在持续十多天的诺鲁孜节期间,波斯人不仅外出踏青,摆上一桌七种食物(七种食物在波斯语中以“s”开头,表示吉祥),还点燃火焰或灯继续他们的习俗。 几千年来对火的崇拜。
16 世纪的波斯宫廷庆祝诺鲁孜节
波斯人对火的崇拜也影响了周边的一些民族。 例如,在古代,属于波斯文化圈的阿塞拜疆人认为,如果诺鲁孜节点燃的火焰和灯被熄灭,那么明年一整年都会不吉利。
伊拉克库尔德人在苏莱曼尼亚参加当地的诺鲁孜元宵节
跳火节作为诺鲁孜节的重要前奏,也随着粟特人的活动传播到东方。 跳火节也被称为红色星期三(Suri),因为它是波斯历最后一周的星期三。 跳火节这天,人们首先会点燃篝火,然后男女老少都会跳过篝火,象征着驱除邪灵、追求光明和幸福。
山里的库尔德人真的准备生火庆祝诺鲁孜节
在中国,在曾经是粟特人重要据点的山西及周边地区,跳火节仍然存在,当地人称之为“旺火”。 在晋南地区,也就是粟特爱情故事《莺莺传说》的舞台,烧火的习俗几乎与波斯的跳火节如出一辙。 这无疑是粟特人将诺鲁孜习俗传入东方的有力旁证。
中国陕西北部的跳火场景
伊朗前国王阿里扎·巴列维跳过篝火
伊朗移民在德国体育场庆祝诺鲁孜节
至此,我们已经能够厘清粟特人和元宵节元宵节的关系了。 元宵节实际上起源于诺鲁孜节、波斯新年的庆祝传统以及东方粟特琐罗亚斯德教宗教活动的转变。 两者合二为一,形成佛教的“燃灯”。 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粟特琐罗亚斯德教的赏灯活动。
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粟特产品传入中国
随着粟特人在丝绸之路贸易中不断进入中国,原有的宗教色彩和异域风情逐渐褪去,最终演变成今天的传统节日——元宵节。
标题:长安夜宴 元宵节就是一个吃汤圆的日子时至今日
链接:https://www.373wan.com/news/xydt/2915.html
版权:文章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